聚焦热点话共识 共建共研凝合力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世界之变与中国方案”的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借助结对共建高校办学优势,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增强思政课教师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形势认识,5月16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向东平带领5名思政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世界之变与中国方案”的集体备课会。
来自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闵行紫竹分校、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永德学校等共建单位,近五十位思政课教师和相关专家齐聚一堂,聚焦中美经贸关系、国家安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主持。
备课会上,首先由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基地余南平工作室领军人物余南平教授作专家辅导报告。余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从关税战演变、全球化进程扰动、中国应对方案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当前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深入分析了中国方案的理论根基与实践逻辑。他强调,思政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余南平教授精彩的辅导报告 ,赢得了与会教师的阵阵掌声。
会上,各共建单位聚焦备课会主题作了经验交流。向副院长结合我院教学与教研实践,围绕《增强把握热点敏锐度,凸显立德树人新要求》这一主题,从集体学习中央权威部门有关文件,正确把握对社会热点问题立场;加强社会热点集体备课,提升教师释疑解惑能力;开展“一周热点评述”,激发学生关注热点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着力探讨了如何以身边案例讲世界格局,将“世界之变”融入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之中,使课堂内容贴合学生接受方式。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孟钟捷作总结发言。他强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政课教师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强化问题导向,从“纵横比、内外联”两个层面,拓展教学视野,不断推进“大思政课”体系化建设。借助结对共建高校教学优势资源,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师集体备课,借力发力,是我校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教研方式。本次我校思政教师参加结对高校思政教师集体备课会,聚焦热点,共研共建,有助于解决教师自身面对热点问题时候的困惑,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目标引领,强化共建高校马院之间的集体备课,着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入脑入心的新时代思政课,持续提升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育人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