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讲台上的新思想”——2024年上海高校 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暨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讲台上的新思想”——2024年上海高校
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暨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深入推进上海“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经研究,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决定举办“讲台上的新思想”——2024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暨教学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4年6-7月。
二、比赛序列和课程
本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高职高专思政课(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本专科“形势与政策”,研究生思政课(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共8个序列。
三、参加资格
1.上海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身份可放宽为思政课兼职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3年以上,2023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更新过个人信息。
2.政治素质过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模范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无师德师风失范问题。
3.育人水平高超,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定承担至少1门比赛课程的教学任务(报名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比赛的教师,须至迟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稳定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2019年至2023年间至少有3年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排名位居所在高校全体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前40%。
4.业务能力精湛,热爱思政课教学事业,潜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科研业绩在本校、上海、全国范围内得到专家同行肯定。
5.历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教师,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特等奖获奖教师不再参加本次活动。
四、教学依据
本次比赛以“讲台上的新思想”为主题,遵循各门思政课统编教材(最新版)基本精神和要求,参照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相关课程配套课件(最新版),以教材中的节为基本教学专题。“形势与政策”课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春季学期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通知》以及“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有关内容。
五、活动流程
活动分校级初赛、市级复赛和现场教学展示三个阶段,6月为校内初赛,7月为市级复赛及现场展示。
(一)校级初赛
由各高校自行组织校内初赛,遴选推荐教学效果好、业务素质强、受学生欢迎的优秀骨干教师参赛。每校每个序列最多推荐2名教师。推荐教师须填写附件1《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推荐表》(以下简称《推荐表》)和附件2《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推荐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
(二)市级复赛
由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组织市级复赛,在推荐表填报的3个比较擅长的教学专题中,任选其中1个专题,形成1套完整的“教学讲义”(包括1份学情报告、1份创新教案、1份创新课件),具体要求参见附件3《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提交材料说明》和附件4《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教案(参考模板)》。组织专家进行材料评审,按照成绩遴选确定入围现场展示教师名单。
(三)现场教学展示
由上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分教指委和承办高校按照比赛序列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展示,专家进行综合评价打分,组织各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现场观摩。
六、奖项设置
各本科课程序列和高职高专序列评选产生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研究生序列评选产生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单设“精彩教学讲义”、优秀组织奖若干。获奖教师将纳入上海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优秀人才培养库,并从中优先推荐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在教育部和上海相关项目评选中优先考虑。
七、材料报送
各高校于2024年6月21日(星期五)前将《推荐表》《汇总表》,教学讲义(学情分析报告、创新教案和创新课件),以及校内初赛基本情况报告(包括初赛选拔形式、教师参与程度、比赛过程、比赛效果等相关文字、视频、图片材料),发送至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邮箱deyuzhongxin@126.com,邮件命名方式:“2024大比武+比赛序列+学校”。所有材料要求为可编辑的WORD版和PDF版,本次不再收取纸质材料,一经提交不予替换和修改。提交的教学讲义按照“学情/教案/课件+学校+作者+对应专题”命名。相关材料内容中不得出现任何泄露学校、教师信息的元素。参加活动教师应同意主办单位对有关材料进行推广展示。
八、工作要求
1.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本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部署好本校教师的推荐遴选、审核把关、关心指导等工作,达到以赛促教、以赛提质的目标,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
各高校要认真组织遴选推荐工作,坚持历史、全面、发展的眼光,既要看教师在特定选拔活动中的表现,更要注重教师一贯的教学投入和育人实绩,确保参与机会公平,推荐结果充分体现教学评价导向。要对报送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审核,要确保展示活动的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参加展示活动的教学资源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学校要将比赛获奖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学校组织和获奖认定情况将纳入学校分类评价体系。
加强
3.各高校要积极借助各级各类融媒体宣传矩阵,加大对展示活动全过程的宣传力度,充分报道展示活动中形成的工作案例和涌现的优秀典型,通过展示活动促进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提升、促进高校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扩大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资源的影响力。有关活动情况适时报市教委德育处。
联系人:市教委德育处李柳维娜,联系电话:23116792
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王乃一、车车,联系电话:64167616
附件:1.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推荐表
2.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推荐汇总表
3.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提交材料说明
4.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教案(参考模板)
附件1:
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推荐表
教 师 基 本 信 息 |
展示序列及课程 |
|
||
所在单位 |
|
院系或部门 |
|
|
姓名 |
|
性别 |
|
|
出生年月 |
|
政治面貌 |
|
|
从事思政课教学年限 |
|
职务职称 |
|
|
最后学位毕业院校 |
|
最后学历 |
|
|
所学专业 |
|
研究方向 |
|
|
联系方式 |
手机:邮箱: |
|||
通信地址 |
|
|||
备 赛 专 题 |
1 |
|
||
2 |
|
|||
3 |
|
|||
授 课 情 况 |
(2019年-2023年所授课程及教学评价)
|
|||
课 题 论 文 情 况 |
(近三年以来)
|
|||
校 级 以 上 获 奖 情 况 |
(近三年以来)
|
|||
所在 单位 推荐 意见 |
单位(盖章)
年月日
|
附件2:
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推荐汇总表
单位(公章):
序号 |
比赛序列及课程 |
姓名 |
手机号 |
备赛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人姓名:手机号:
附件3:
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提交材料说明
1.学情分析报告要紧扣所选教学专题,紧密围绕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科学细致的调查研究,明确学生对该教学专题普遍感兴趣、存疑惑的真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研提回答这些问题所需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案例,篇幅2000字以内。
2.创新教案要对所选教学专题进行完整设计,紧紧围绕如何有效解答学生真问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这一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达到“八个统一”的教学效果,更加强化价值引领,篇幅8000字以上。
3.创新课件要对应所选教学专题,根据创新教案,以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各门课程配套课件(最新版)为蓝本,优化教学编排、充实教学素材,使课件更加贴近教学实际需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生思政课可综合参考本科有关课程的配套课件,制作创新课件。形势与政策课可结合创新教案自行制作创新课件。
附件4:
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
展示序列及课程:
授课专题:
教材章节:
二〇二四年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四、时间安排
五、参考资料与课程资源
六、教学内容
(一)教学导入
(二)讲授内容
(三)教学总结
七、教学反思
重点提醒:相关设计须严格对照要求进行排版。
【排版要求】页面设置:A4,页边距上3.7厘米,下3.5厘米,左2.7厘米,右2.7厘米。大标题:黑体小二号字体;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正文:宋体四号。行间距:30磅。